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嵋山月歌》)

(2)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杜甫《旅夜书怀》中以雄浑阔大的景来反衬诗人孤苦渺小、孤寂无依,同时又用江流暗示岁月流逝而言人到垂暮之年身世凄凉之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俯足以畜妻子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影入平羌江水流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星垂平野阔,月涌入江流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

3、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4、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不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