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8岁,机关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平时工作繁忙,最近为迎接上级的一项重要检查,经常加班加点,但自己的孩子要参加升学考试,而妻子又在国外留学。他每日奔波忙碌,人变得憔悴、疲惫不堪,食不知味,连话都懒得说。近两个月来求助者心里总是不踏实,总害怕会发生什么事情,经常发脾气,有时觉得心慌,无力,工作效率下降,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父母、同事都说他生病了,他去看了医生,吃了几副中药,仍不见好转,于是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大学毕业后进入某机关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新任处长不久,就赶上上级的重要检查,曾在全处会议上表示一定要把迎检工作做好,但赶上孩子升学考试,时间冲突,难以解决。

对该求助者的躯体不适,心理咨询师认为应()。

A、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B、不属于心理问题但需要关注

C、建议住院诊断治疗

D、通过心理咨询逐步得到改善

答案

参考答案:B, D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次彭泽次:排列

B.芜秽充斥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怃:失意

D.起佐郡起:起任小题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

译: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