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悠远的纤道

吕锦华

同志,你见过大河边悠远、弯曲的纤道吗?它时而飘下深深的土坳,时而爬上高高的堤坡;时而穿过嶙峋的乱石,时而又隐入茂密的野草……它仿佛一位忠诚的伴侣,伴随着长河大波的日日夜夜。我从小在河边长大。打开窗户,这条静静的小路就扑入眼帘。多少回,我常为河面帆影点点、舟楫穿梭、轮船如织的壮美景色感叹。然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却是这条小路上,一队队纤夫垂首躬腰、肩牵木船在朝霞暮霜中艰难行进的剪影。多少回,我被艄公清脆嘹亮的哨子声和船上深沉的汽笛声所震慑。然而,回荡在我心灵底层的,却是这条小路上纤夫低沉、浑厚、略带粗犷的“哼唷”声……

童年,纤道像一根欢蹦雀跃、琤琤鸣响的琴弦,弹奏着我无忧无虑的朗朗笑声。我们钻进路边密密的芦丛,捉迷藏;摘一片苇叶,做芦笛;我们伏在路边柔软的沙滩,掷石片;捧一掬河水,当清茶;我们解下路边无人的小舟,偷下河;牵一根麻索,学纤夫。

呵,纤道,你留在天真无知、尚未开拓生活之途的孩子心中的,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你是一条轻松的、金色的小路!没有你,生活将单调乏味,黯然失色。

慢慢地,长大了。由于学习繁忙,我和纤道疏远了。然而,当我进入妙龄的青春年华时,却又和纤道滚在一起……

到农村去插队。为了10个工分,我开始艰辛地来往在纤道上——其实,父母的收入完全可以养活我。不!我要自己养活自己。我加入了纤夫的行列,从城里拉来一船船大粪,又将打下的稻麦拉进城里;从乡下拉来一船船蔬菜,又将换到的棉布、盐、油拉还乡下。有时天黑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就在纤道旁挖一个坑,支起铁锅做饭。然后,躲进拱形的石桥下,蜷曲着身子在船头熬一夜……绵绵的春雨,灼人的仲夏,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大雪,细细的一根纤索,一头拴着竹制的桅樯,重载的船;一头拴着虔诚的纤夫,精疲力竭的我。我喘息着,颤抖着,怅惘而又迷茫,何处是尽头?我挣扎着,奋争着,倔强又好胜,再苦不回头!我嫉妒那些悠闲自得地坐在船台上浏览风光的幸运儿,憎恨可恶的命运将我抛在了孤寂的纤道上;我又羡慕那些不慌不忙走在大路上舒舒坦坦的伙伴们,憎恨艰难的纤道吞噬了我的岁月、青春,我的理想、抱负,我的欢乐,我的一切。然而,我没有停下来。

呵,纤道,你留在一代曾经雄心勃勃、风华正茂的青年心中的,是凄风苦雨,艰难险陡;你是一条沉重的灰色的小路。不!这不是纤道,这是我们的生活之路!生活之路,它不就像一条坎坷不平的纤道吗?

呵,我爱这纤道,又恨这纤道。我恨这原始、落后的交通方式,恨这颠沛流离的纤夫生活。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只希望能去岸上争一席之地,得到片刻的安宁,得到一个温暖的家,一个体贴的爱人,一个宝贝……

呵,这一天终于实现了!命运把这一切赐给了我,我满足了。我丢下纤索欣喜若狂!我为什么还要留恋这艰难的纤道?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难道我还觉得不够?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我又来到大河边时,我沉默了。一艘重荷的木船,顶风逆浪,在河面上缓慢地行动。一队寥寥无几的纤夫,身子都弯成了九十度,异常吃力地在纤道上移动。而几个感慨激昂的乘客,正坐在船舱里指手画脚地埋怨这落后的航船,这不测的风浪。啊,他们还在叽叽咕咕:“这样前进,太慢了!太慢了,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我的目光落在了纤夫和乘客的身上。少一个乘客,多一个纤夫,船不就能快一点?

——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我的目光又落在了曲折的纤道上。是的,它落后,然而,要是纤夫也躲进了船舱里呢?

离开了纤道,我竟时时梦见纤道。曾记得,风雨中,是它和我相依为命;患难中,是它和我同甘共苦。它,使我懂得了探求,懂得了索取,懂得了搏斗,懂得了奋争。它陶冶了我的性格,磨砺了我的毅力,教会了我生活……

呵,蜿蜒的纤道,你留在一代征人心中的,是不屈的象征,是刚毅的楷模。你一头拴着纤夫的双足,一头拴着幸福的明天,你是一条深沉的、蓝色的小路……当然,最终,你将被纤夫一双双坚实的足迹从地球上抹去。你将汇入阡陌大地的大街小巷,成为芳草萋萋、树影婆娑的河滨大道。你将给后代人以休憩和享受。

呵,悠远的纤道,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我默默地拾起丢下的纤索,放在了肩上……

(原文有删节)

小题1:结合全文,简析第一段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概述文中“我”围绕纤道发生的感情变化。(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几个感慨激昂的乘客”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简析“纤道”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末说,纤道终将成为“河滨大道”而消失,但有人认为它不会真正消失。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点题;以问句开头,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纤道的样子和拉纤的情景,渲染气氛,奠定了抒情基调;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小题2:童年乐园,喜爱纤道;投身纤道,挑战人生;经历磨难,憎恨纤道;摆脱纤道,留恋纤道;感悟纤道,重拾纤绳。(1点1分,答出5点给6分)

小题3:展现拉纤原始、落后的一面;与纤夫形成对比,表现纤夫的苦难;游客的话引发“我”的思考,从而促使“我”直面纤夫的惨淡,挑战磨难,重拾纤绳。

小题4:(1)拉纤的道路;沉重的、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的象征;刚毅不屈的人生品格的象征。(2)言之成理即可。

题目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作用的能力。回答这道题要思考第一段与标题、全文内容、下文相关情节等的关系。

题目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蕴含在文章中思想感情的能力。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可看出在不同阶段,作者有着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述时,可筛选原文,也可归纳。如经历纤道的磨难时,作者的情感是“憎恨”。

题目分析:

小题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作品以“我”为线索,伴以其他形象,自然与“我”形成对比,还要从内容上答出由于他们的话引发我的怎样的思考。

题目分析:

小题4: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第(1)题探究重要词语的含义,有表面的意思,也有深刻的,也就是象征意义。第(2)题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如“纤夫的苦难”不会消失,“坎坷不平的纤道犹如崎岖的人生道路”,等等。

选择题
问答题

第一题和第二题为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片段,根据提问回答;第三题为一个完整的土地估价技术报告,其中存在多处错误,阅读后指出错误并说明原因
(一)下面是一份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的总述部分(标注“略”的为正常内容)。请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土地价格评估


土地估价技术报告(Ⅰ)


第一部分总述


一、估价项目名称


××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所涉及的土地价格评估

二、委托估价方


××局(其他内容略)

三、受托估价方


×评估事务所(其他内容略)

四、估价对象


估价对象是××研究院所使用的位于××市××区东风二村的一宗办公用地,土地总面积为3518.73平方米。

五、估价目的


为××科学院A股上市进行土地资产处置,提供土地使用权价格依据。

六、估价依据(略)


七、价格定义


为宗地红线外“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排水、通讯)和宗地内场地平整条件下,于1999年10月31日,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八、估价期日


一九九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九、估价日期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日至二零零零年一月十五日

十、估价结果


土地总面积:3518.73 m2
单位面积地价:1193元/m2
总地价:41978万元
大写:肆佰壹拾玖万柒仟捌佰元(人民币)

十一、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1.委托方以合法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支付有关税费。且任何有关待估宗地的运作方式及程序应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2.本次评估价格是在满足全部假设与限制条件下,于评估基准期日2000年3月31日,没定用途为办公,土地使用年期为50年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3.评估报告自评估基准日起半年内有效。
4.其他说明(略)。

十二、土地估价师签字(略)


十三、土地估价机构盖章(略)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地价定义包括哪些内容本题目中缺少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