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题

如图,a为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a、b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b物块,使a、b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A.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B.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减小

C.a、b物块间的摩擦力增大

D.a、b物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答案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F-f=(ma+mb)a

f=(ma+mb+qvB)μ

由于物体加速运动,因此速度逐渐增大,洛伦兹力增大,则地面给b的滑动摩擦力增大,因此整体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

隔离a,a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a,由于加速度逐渐减小,因此a、b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单项选择题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器物,有“物勒工名”的传统。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由后比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彩陶上的花纹。有些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鸟形、兽形、草木形等等,画得精巧,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分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

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的依据,正确的是()。

A.写在竹木上的文字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B.半坡彩陶上的花纹形式多样,都有别于刻画的绘画

C.半坡彩陶上已出现了具有文字性质的简单的刻画

D.半坡彩陶上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具象形文字特点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