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江 * * 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 * * 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 * * 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毛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 * * 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 * * 《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 * * 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4分)

(3)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4分)

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1分)“走自己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1分)

新中国成立后:“走俄国人的路”——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分)“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分)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4分)

(3)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注: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 * * 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梳理一下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探索的简单历程,然后再结合中 * * 党成立后的探索及结果综合分析回答。中共成立后照搬俄国经验,走城市中心道路,受到严重挫折;积极探索,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建设上也是同革命时期一样,由照搬苏联经验到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背景的掌握。大革命的失败,残酷的现实使中共不得不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正如材料“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所言。即主要从社会性质、力量对比、经验教训、主要依靠力量等方面归纳总结。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总结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学生回答时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实际上,不管革命还是建设,都要立足于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地分析自己的问题,借鉴有益经验,找出正确的革命或建设的道路。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