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释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1分)

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克( )  (2)向( )  (3)反( )

小题3: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

                                                                         

小题4:魏文侯对待任座态度前后有何不同?(2分)

                                                                         

小题5: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小题1:(1)克(攻下 ) (2)向( 先前 )  (3)反(通:返 )

小题1:任座: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翟璜:善于劝谏,也是正直的臣子。

小题1:以翟璜之言为转折点,之前是“怒”,对任座很生气,之后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礼待任座。

小题1: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当以正确的态度对之。对逆耳之言要有雅量,应虚心接受;听后要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言句式进行断句。

小题2: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1)克(攻下 ) (2)向( 先前 )  (3)反(通:返 )返回.

小题3:分析人物的语言。任座: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翟璜:善于劝谏,也是正直的臣子(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小题4:以翟璜之言为转折点,之前是“怒”,对任座很生气,之后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礼待任座。

小题5:这是一件小事情,以魏文侯使乐羊取了中山国,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

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必须讲究言辞的技巧。(言之有理即可)。 

填空题

Ⅰ.为了测定滑槽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功的大小,利用刻度尺和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是质量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b是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切线沿水平方向),实验时让小a从滑槽上同一位置C点多次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地面上的平均落地点为p点,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则实验时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文字和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滑槽b对小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关系式(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Wf=______.

Ⅱ.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②______;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2(a)所示,则可知电阻为______Ω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且要求测量数据从零调起,应从如图2(b)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___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3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mm;

(4)如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金属丝直径为D,金属丝电阻率为ρ,用上述物理量写出金属丝长度L的表达式为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