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1)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论述题

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 * * 出席联合国会议和金融峰会,踏访纽约和匹兹堡两座城市,峰会之旅九千言展示中国理念。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诠释了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对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炽热追求。

——“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以3个“坚定不移”主张,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共同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坚定信心。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更关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显示了中国着眼发展问题,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负责态度。

——“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将继续为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做出努力。”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表明了中国同各国携手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气候观”、“发展观”、“安全观”、“经济观”全面而精炼的展示在世界面前。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作简要分析。(12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