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答案

对甲有:F-mAg=mAaA,解得aA=

F-mAg
mA
=
F
mA
-g,对乙有:F-mBg=mBaB,解得:

aB=

F-mBg
mB
=
F
mB
-g.

当甲的质量大,则甲的加速度小,根据l=

1
2
at2知,甲的运动时间长,所以乙先到达滑轮.

当甲乙的质量相等,则运动时间相同,同时到达滑轮.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综合
材料题

为实现工业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不是先前工业化国家的足迹(西欧中心主义),而是走它自己的时代的道路……熊彼特把以纺织工业为主导的英国产业革命结束在1842年,而把自此至1897年作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由于这两个年份恰好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这些新式产业的出现自然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但是,“机船矿路”路线的形成……却不是西方的意思。  ——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

材料二 从中 * * 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 * * 党。在这种情况下,中 * * 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三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 * * 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 * * 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与西方工业化发展历程相比,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有何特点?

                                                                                                                                                                

(2)改革开放以来,中 * * 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 * * 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国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