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给出下列命题:
(1)“数列{an}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a=2”是“函数f(x)=|x-a|在区间[2,+∞)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
(3)“m=3”是“直线(m+3)x+my-2=0与直线mx-6y+5=0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
(4)设a,b,c分别是△ABC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
3
,则“A=30°”是“B=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答案

对于(1)若“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

an+1
an
=q(常数)

所以

an+1an+2
anan+1
=q2(常数),所以“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

反之,若“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成立,例如数列1,3,2,6,4,12,8…满足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

但数列{an}不为等比数列

所以“数列{an}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nan+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1)对;

对于(2),例如a=1时,f(x)在区间[2,+∞)为增函数,所以)“a=2”不是“函数f(x)=|x-a|在区间[2,+∞)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故(2)不对;

对于(3),当m=0时,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3x-2=0及-6y+5=0垂直,所以“m=3”不是“直线(m+3)x+my-2=0与直线mx-6y+5=0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故(3)不对;

对于(4),因为a=1.b=

3
,若A=30°”成立,由正弦定理得
1
sin30°
=
3
sinB
,所以sinB=
3
2

所以B=60°或120°,

反之,若“B=60°”成立,由正弦定理得

1
sinA
=
3
sin60°
sinA=
1
2
,因为a<b,所以A=30°

所以A=30°”是“B=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4)对;

故答案为(1)(4).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注意力也是一种能量

本诺瓦在电话里已经和姐姐讲了5分钟。讲着讲着,姐姐那边有点事,要他稍等。本诺瓦刚好坐在电脑面前,他就忍不住利用这点时间收邮件。当他挂上电话时,他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满足:他觉得既没有真正听姐姐说话,也没有认真看邮件……到底怎么回事?

在芝加哥,心理学家米哈依•奇凯岑特对此进行了多年实验。每天,他都会随即打断一些正在专心致志工作的人,问他们正在做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什么。有什么重要发现呢?结果是:一旦人们的注意力不被外部活动占满,种种悲观的想法就会趁虚而入!所以,人们会尽力让脑子被“占满”,他们要一边接电话一边读邮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给孩子洗澡一边听收音机……

但这项研究还有另一个发现:人们要想感到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比如,专心地谈话,仔细地品味食物,聚精会神地看电影。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不把注意力分散在多个任务上时,我们才会享受到真正快乐。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这个道理,宠物和孩子比成人更明白。孩子和宠物来找成人,不仅是向他们索求食物、温暖或者金钱,更多的时候它们是要吸引成人的注意力。在成人注意到他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懒洋洋地享受这种注意,如同躺在阳光下一样。对于成人来说,充满激情的爱也是这样:当情侣充满爱意的凝视对方时,他们就给对方注入了世上最强的能量……

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证据就是广告和电视,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不惜巨资。它们似乎一直在尖叫:“看着我!看着我!”……可惜,我们一直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笔财富。只需凭借注意力,我们就可能改变每一个时刻,每一种关系,就像炼金术士把铅变成金。最伟大的心理治疗师就是帮助他人实现巨大的转变的人,而这都源自他们的一个共同特质——拥有对他人的非凡注意力。他们能排空自己的所有想法,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咨询者身上。弗洛伊德,卡尔•罗杰斯,米尔顿•埃里克森,佛朗索瓦斯•多尔托都是这样的人。咨询者常常这样说起他们:“他看着我,目光深邃,似乎穿过了我的身体。”即使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才能,但我们至少可以像他们一样心无旁骛,将所有注意力贯注在现在这一刻,贯注在一件事、一个人身上。不再一边接电话,一边读邮件,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注意力是一种能量” 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注意力集中能够使我们好像充满能量一样具有活力,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B.宠物和孩子都明白一个道理:注意力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

C.孩子和宠物来找成人,索求食物、温暖或者金钱的同时,更多的时候是要吸引成人的注意力。

D.当情侣充满爱意地互相凝视对方时,他们给对方注入了世上最强的能量,同时也在享受着对方给自己注入的能量。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诺瓦“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满足”是因为他的注意力没有“被外部活动占满”。

B.同时完成多个任务也可以让脑子“被占满”,这只能摆脱悲观的情绪,不能享受到真正快乐。

C.专心地谈话,仔细地品味食物,聚精会神地看电影,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也许能享受到真正快乐,也许不能。

D.不能排空自己的所有想法,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咨询者身上的人就不成为最伟大的心理治疗师。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B.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将精力集中在老师身上,通常也能调动老师的情绪,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C.批评学生是老师爱护学生的特殊表达方式,与批评相比较,无视学生的存在才是老师对学生最大的惩罚。

D.学习的时候放点音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由苦学变为乐学,身心得到放松;这样的学习自然可以感到真正的快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