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项为之强____________(2)兴正浓

(3)鞭数十  ____________(4)徐喷以烟

小题2:本文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白鹤青云图、________________、虾蟆吞虫图(2分)

小题3:翻译句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小题4:作者对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1)同僵 僵硬(2)兴味(3)鞭打(4)慢慢

小题1: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2分)

小题1:(1)见到微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2)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小题1: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才能因物生成意趣。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仔细观察,敢于创新,大胆想象,才能发现美与趣。(3分)

小题1:一般文言文中一个字代表现代文中一个词,注意通假字。(1)通假字:强同僵 僵硬(2)一个字代表一个词,兴:兴味(3)用作动词:鞭打(4)慢慢

小题1:联系原文“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概括为(概括为四个字,意思对即可):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

小题1: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才能意译。每一个词语都有与之对应,译文字字落实。注意关键字解释。(1)见到微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2)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小题1:联系文章第一自然段“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可以看出作者善于观察。联系后面的事例,把文字想象成鹤等可以感受到作者善于想象,才能因物生成意趣。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抓住“善于观察、大胆想象”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小题1:选文开头抒发对范爱农的憎恶有何目的?请结合下文分析运用了什么写法?(4分)

                                                                               

                                                                                 

小题2:范爱农后来的结局怎样?作者揭示其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的目的是什么?(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