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稀盐酸  ④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2)选择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                                    

(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                (填序号)。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天然气燃烧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过氧化氢分解

答案

(1)酚酞溶液(或指示剂、或石蕊溶液等)

(2)①②CuSO4+2NaOH== Cu(OH)2↓+ Na2SO4 

(3) C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大厦位于滨海地区,基础为桩基。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24m,分上、下两段,上段长10m,下段长14m,中间接头采用4根角钢焊接,单桩设计承载力为600kN。大厦由A、B、C三区组成,A区打桩完毕,开挖基坑后,现场质检人员发现,桩顶存在较严重的位移现象,于是请来某专业研究机构分析原因。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测,量测了桩顶位移的数据,分析了位移的规律性,并进行了小应变动力测试和抽样竖向静荷载实验,发现断桩率高达20%。
专业人员在提交的研究报告中,分析该桩基工程发生桩顶位移和较多断桩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该工程场地位于滨海地区,地面以下为淤泥质粘土,含水量很高,土体可压缩性小,锤击打桩时可产生相当大的挤压力,使已打完的临近桩容易发生以倾斜为主的侧向位移。
(2)发生断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上下段桩身用角钢焊接连接,焊缝长度和焊缝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打桩时焊缝断裂,造成断桩。
(3)桩顶偏移程度与断桩密切相关。由于桩身中间在接桩处断开,失去了约束作用,临近区域打桩对上段桩的影响程度增大,严重的在接头处出现错位,致使上段桩的桩身和桩顶发生较大侧向移位。
报告对B、C两区桩基施工提出改进建议:采取合理沉桩程序和方法;施工场地采取降水措施;改进接桩方法和保证接桩质量。修改设计,采用其他类型桩基。

问题


项目诊断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五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