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 :(4分)

太丘                            尊君在不          

去后                            元方入门不顾          

胡贼攻郡:                        吾今死矣,子可             

友人有疾,不忍之:                远来视:            

小题2:.翻译:(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小题3:.阅读甲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2分)

小题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胡贼退兵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舍:丢下; 不:否;   乃:才; 顾:回头看; 值:恰逢,正赶上;

去:离开; 委:丢下; 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

小题1:(1)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定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身体有病,不忍离开他,宁愿用我的生命代替友人的生命。

小题1:只要言之成理,从多角度回答均可

小题1:被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所感动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