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⑴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⑶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⑷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⑸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答案

⑴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⑶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⑷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⑸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一: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中国、聚焦上海。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上演。最终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到246个。迎世博600天行动开始以来,上海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策划开展了“世博进社区”、“世博企业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还组织了“文明交通”、“文明餐饮”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文明的软硬环境迎接世博会。

申博成功8年来,上海市民全力支持、全情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迎世博600天行动启动以来,上海市民更以实际行动作答:“办好世博会,2000万上海市民都是东道主。”从200万到2000万,申城市民人人都是“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能吸引多少世界的眼光?当国际社会愈发关注中国时,中国又将向世界传递怎样的声音呢?外交部长杨洁篪表示,2010年“峰会外交”仍然是中国外交的亮点。中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继续深化与各大国的关系,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参与和引导国际体系变革,大力发展经济、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外交,切实为“保稳定、促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材料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低碳生活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因此,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坚持“低碳和绿色”的核心理念。在上海世博会筹办和举办期间,无论从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展览运营以至后续利用,都始终贯彻着这一原则。无论主办者还是参加者,在整个展览中,交流城市的发展理念,大部分都聚焦于绿色发展上。这对引导人们树立低碳、绿色理念,进行环保实践,起到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企业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生产方式,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保护地球,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民应该如何努力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外交部长杨洁篪就高标准举办上海世博会的庄严承诺是如何体现我

国的外交政策的?(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低碳、绿色世博”的理念?(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