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微斯人。吾谁与? 归   ▲  

(3)请重法以禁止。  或    ▲  (4)朕当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2分)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   ▲  ▲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答案

小题1:(1)曾经;(2)归依(3)有人(4)去除

小题1:(2)怎么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小题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1: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读全文,把握表明自己心机关键语句。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注意把握唐太宗的语言,,用原文回答最好。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横向间的联系。仔细分析即可。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8岁,汉族,某国企部门经理。

二、求助者自述: 我在国外工作,利用回国探亲期间来做咨询。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受到了父母传统的教育。家境贫寒的我从小就懂得凡事要靠自己,所以我从小很努力,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毕业后我没有回到家乡,而是选择了城里一家国企。那里条件很好,我不到30岁就当上了部门经理,还娶了妻,生了子。应该说我是幸运的,也应该感到幸福,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几年前我们公司在国外承包了工程,我被派往国外任项目经理,这是让人羡慕的职位。两年前我在国外期间,母亲生病住院,我在国外赶工期无法回来照顾,母亲的去世让我有永久的伤痛和歉疚。我想辞去工作回到国内照顾父亲和妻子孩子,但总公司领导非常诚恳地挽留,让我难以推却。毕竟在国外工作有许多补贴,经济收入比国内高出一大块,如果留在国外,我也有经济能力帮助父亲和弟弟妹妹,毕竟我是家中的长子,有责任、有义务照顾他们。我和妻子是自由恋爱的,结婚多年来,她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但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对不起她。但挣钱和照顾家庭实在两难啊!我孩子明年就考中学了,我知道这一年非常关键,但我身在国外,无法顾及孩子。我有时也想,自己在国外辛辛苦苦,何必呢?我真想什么都不管了,干脆回国算了,但又实在难以舍弃在国外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因此我在国外过得很寂寞,心情也不好。我很想不再为这些事烦恼,很想生活得快乐些,但根本无法摆脱。我现在硬着头皮上班,可能有半年多时间了,我经常觉得头晕、心慌、憋气,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体重下降了10 多斤,晚上睡不着,经常做噩梦,有时很早就醒了。我感觉这些年人就像丢了魂,总是高兴不起来,没有什么是真心想干的,对事物也不感兴趣,很容易忘事,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焦虑、抑郁”。家人同事都很关心我,要我减轻压力。我现在是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推就推,就连回国探亲也远没有以前积极了,体育锻炼也放弃了。现在全部心思在这件事上,常常有莫名其妙的担心,担心自己,担心亲人,几年来我内心非常痛苦、非常烦。我应该享受生活,不应该痛苦地活着,请您一定要帮助我。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父母均为农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教比较严格。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在国企任职,工作努力、勤奋,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有3年余吸烟史,近来吸烟量明显增加,偶有酗酒。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咨询中,应该如何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