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以下是其中一个小组采集到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某村,村里村外楼房、厂房林立,屋前屋后干净整洁,农民们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某村的村主任介绍说:“这三十年来,全靠党的政策好。村民合资办厂效益高,基本上做到了吃水不用担,做饭不冒烟,看戏不出门,学校大改观。”

资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年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也日益增多,比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农民不仅种田不用交税,而且和城里人一样也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等。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资料三:

请认真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资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请你给这个实践活动主题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最简短的话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参与:在庆祝改革开放31周年的座谈会上,如果要求你就“改革开放与中学生”的话题发表看法,你会怎么说?请写出发言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实地调查、网上查阅、图书查阅等。(只要能从改革、农村农民、党和政府的政策和人民生活、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命题,且表达无错误均可视为正确答案。)

(2)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保证。

(3)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②中学生要关心改革开放,宣传改革开放,支持改革开放,为家乡的改革开放建言献策。③中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提高素质,为将来投身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问答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