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16世纪西班牙版画,标题文字为“征服者之光”。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在《资本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哥伦布的探险动机是什么?从材料二看,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还有怎样的目的?(2分)

(2)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早期的探险活动的?(2分)

(3)就研究新航路开辟的目的而言,上述哪则材料更具价值?说明判断理由。(3分)

(4)就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言,上述哪则材料更具价值?说明判断理由。(3分)

答案

(1)了解印度社会情况并传播宗教。(1分)开拓殖民地,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掠夺。(1分) 

(2)早期的探险活动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2分) 

(3)材料一更具有研究价值。因为材料一属于事件当事人留下的一手材料,内容直接反映新航路开辟的目的。(3分) 

(4)材料二更具有研究价值。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研究新航路开辟的一手材料,但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动机,而材料二则涉及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三是后人的评述,属于二手材料,其研究价值低于材料二。(3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