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你认为现代教育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以下表现:(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处于革命性的变革期,其增长的模式有以下特征:①规模庞大:不仅接受正规中小学教育的人数增多,接受成人教育的人数更为庞大。②增长速度快:小学、中学、大学的人数增长有着超常的发展。③不均衡性:发达国家教育的增长快于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增长;许多国家中、高等教育的增长又快于初等教育的增长。④波动性:由于人口在不同年代有剧增和减少,造成各级教育的规模相应出现剧增和空余。(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如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高等职业大学大量涌现,美国有初级学院、日本有短期大学、英国有科技学院,还出现除正规全日制教育形式外的非正规高等教育。在中国当代也出现了职业教育、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3)教育的内涵扩大。教育覆盖了正规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是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非正规教育是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非正式教育是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20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民主化,教育在平等化上迈进了一大步,但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区域上的不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差别,成人文盲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还表现在性别上的不平等,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都长期普遍存在,它与一定社会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关。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5 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 *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 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 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 * 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词。

(1)倾覆_________(2)屈致_________(3)苟全_________

2.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 * * 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4.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上联:两表酬三顾,下联: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对”指的是__________ 。

5.在甲文中作者多次提到刘备,其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