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2分)如图5-14所示,有两个物体A,B,紧靠着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的质量为2kg,B的质量为3kg。有一颗质量为100g的子弹以800m/s的水平速度射入A,经过0.01s又射入物体B,最后停在B中,A对子弹的阻力为3×103N,求A,B最终的速度。

答案

vA=6m/s,vB=21.94m/s

题目分析:设A,B质量分别为mA,mB,子弹质量为m。子弹离开A的速度为了v,物体A,B最终速度分别为vA,vB

在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以A,B为整体,以子弹初速v0为正方向,应用动量定理。

f·t=(mA+mB)u (u为A,B的共同速度)

解得:u=6m/s。

由于B离开A后A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A最终速度VA=u=6m/s。

对子弹,A和B组成的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mv0=mA·vA+(m+mB)vB

解得:vB=21.94m/s。

物体A,B的最终速度为vA=6m/s,vB=21.94m/s。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在运用时要注意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从而列示求解。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缀花瓣,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众乐皆作,与真乐不异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玙之乐”。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祖,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凄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焕炳若列星而室焉/盈:满

B.使夫人击筑/辄:就

C.吹笛击/筑:拍打     

D.菊华时/舒:绽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作蟠螭,口衔灯/私见张良,具告

B.众乐皆作君/幸得脱矣

C.后出扶风人假儒妻/愿小相焉

D.就北辰星求长命免/赋《离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入咸阳后,见到许多奇珍异宝,但一概不动,表现了他的政治谋略。

B.对咸阳宫的珍宝描写,有传说的虚构成分,作者只是对传说加以记载,而不出面评论。

C.侍女对皇宫生活的回忆,充满了留恋之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批评侍女贪图享乐的思想。

D.所选笔记段落,记事细腻,表现了笔记文的特点,作者不动声色地细细记载一些事情,结合历史全面来看,就会发现隐得很深的一些情感态度。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九 月 九 日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 华 舒 时 并 采 茎 叶 杂黍 米 酿 之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 之 菊 华 酒。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

                                                    

(2)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