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用同种材料做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的边长之比=2:3;将金属块A放在金属块B的上面,如下图所示,金属块A对金属块B的压强为P1,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与P2的比为

A. 2:3    B. 4:9    C. 9:35    D. 18:35

答案

答案:D

物体A的重力GA=mAg=ρVAg=ρl13g;

物体B的重力:GB=mBg=ρVBg=ρl23g;

金属块A对金属块B的压强:

金属B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

论述题

37.(3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我国单位能耗创造的GDP仅为0.7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我国CO2排放占世界总量的1/3,预计到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

图11为2008年中国能源结构对比图。

材料二 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

70%。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 * * * * 胡 * * 于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1)上述材料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6分)

(2)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9分)

材料三 为应对气候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不断推动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但由于与会各国的分歧,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 自主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积极开展与各方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中国和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作用。(1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