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简述甲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甲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3)甲、乙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请任选其一简述灾害产生的直接原因。

(4)指出乙河下游农业主要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

 (1)地形: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2分)

(2)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大,5-10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次年4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分)

形成原因:地处回归线附近气温高,受季风活动影响,雨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

影响降水多,干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3分)

(3)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集中,海岸线呈漏斗形,风暴潮不易分散而聚集在河口四周,形成强烈的潮水,铺天盖地地涌向三角洲平原,引起大面积洪水泛滥。

乙: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河流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3分)

(4)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沙质土壤,适宜棉花生长,密西西比河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5分)

本题考查中外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1)图示甲为恒河三角洲地区,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分析。(2)甲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故终年高温,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少雨;其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3)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从气候、河流特征及地形等方面分析。(4)乙河为密西西比河,其下游为棉花带。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