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反映谁的礼乐观?

答案

参考答案:

孔子的礼乐观,强调乐为政治服务,还把规范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礼"与乐紧密配合在一起。《论语·八佾》中记载,孔子因为大夫身份的鲁国季氏僭越,擅自观赏了只有天子才有资格欣赏的"八佾舞",而大声抗议:“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认为礼与乐的配合是统治人民的有效措施,只强调规范性极强的礼,会造成不和。而“乐”可以“和民声”,但乐也要靠规范性的礼来节制。孔子作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对礼乐关系的辩证认识是一种进步思想。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例

(二)1949年全国私营工商业在全国工商业中的比例

(三)另外,国营经济还包括全国铁路,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业和绝大部分银行。 ——据《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建国之初,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庞大;国家还要供应900万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和救济数百万城市失业者及4000万农村灾民;重点企业和交通运输急需恢复,必须投资。这就导致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多发纸币,这就势必刺激物价上涨。这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一方面拒绝使用人民币,从事金银特别是银元投机买卖;另一方面大量囤积居奇,导致物价上涨。上海的粮食、纱等产品有时每天以20%~30%的幅度猛涨。物价的疯涨导致人民生活迅速恶化,人心浮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首先发布了取缔金、银、外币投机,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的命令,并自6月 10日先后查封了上海“证券大楼”、各地的公开和地下钱庄、街畔兑换店等金融机构,逮捕了一批破坏金融的首要分子,同时紧缩通货和银根,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批粮食、棉纱,自11月25日起在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低价抛售,迫使物价迅速回落,导致大批投机资本家破产。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初期出现的经济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政府为什么能够控制物价,使经济形势趋于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