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汉族民间歌舞历史发展的脉络

答案

参考答案:

汉族民间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献记载上看,早在石器时代就已有民间舞蹈存在,如"昔葛天氏之乐"就是一个三人操牛尾,祭祀农业丰收的民间舞蹈:《诗经》,记录了不少公元前11世纪至6世纪黄河、长江流域的民间舞蹈。《楚辞》中的许多作品,是对楚国民间歌舞的映照。汉代俗乐舞,如巾舞、袖舞、鞞舞、铎舞、干戚舞、盘鼓舞、相和大曲等舞蹈均是流传于汉代民间的著名歌舞。

魏晋南北朝的"吴歌"、"西曲"、"清商乐"是柔婉秀美的江南民间歌舞。隋唐时代,民间歌舞更是发达,其种类很多,如杜甫观看的"公孙大娘舞剑器"等。宋代,随着商业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在勾栏瓦舍、茶坊酒肆里生成的民间歌舞,成为历史之最。后来,它一方面成为后世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仍活跃在民间。明清以后,有些民间歌舞形成地方小戏,有些以强韧的生命力生存在民间。至今,民间歌舞仍是舞台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松懈疲惫身心,抒发美好情感的娱乐形式。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甲企业拥有3幢房产,分别为厂房A、厂房B和一幢办公楼,其中厂房A为与乙企业和丙企业共同共有,2011年有关甲企业房产的事项如下。(1)乙企业准备将厂房A进行内部装修,添置新的附属设施,经查,甲、乙、丙3个企业事先均没有约定处理方式,乙企业与甲企业和丙企业交涉后,甲企业表示同意,但是丙企业认为现有厂房已经可以完全满足3个企业生产的需要,不用再浪费资金进行装修和加装设施。(2)2010年12月,甲企业曾为添置一套新的生产设备而向工商银行贷款1000万元,同时向建设银行贷款500万元,均以厂房B提供抵押,该厂房评估价值为2000万元,甲企业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于2011年2月10日和2011年2月11日签订了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后于2月14日向房产管理部门同时办理了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抵押物登记手续。2011年12月,两项贷款同时到期,甲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欠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分别为1075万元和537万元,经协商,将甲企业的厂房B变卖,所得价款为1300万元。(3)2011年2月1日,甲企业为弥补流动资金不足,向中国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借款期限为6个月,由于资金使用量不确定,因此以办公楼提供最高额抵押,办公楼评估价值800万元,双方约定担保的最高债权额为500万元,债权确定时间为6月1日。此后甲企业借入的贷款情况如下:①3月1日借入100万元;②4月12日借入200万元;③5月10日借入360万元。到6月1日,甲企业只清偿了3月1日借入的100万元,剩余贷款本金及利息578万元无法清偿,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将甲企业的办公楼拍卖用于清偿,拍卖价款为900万元,中国银行要求以全部的欠款578万元优先清偿。2011年3月1日,甲企业与某加工厂签订委托加工合同,甲企业提供特定原材料,加工厂为其提供热处理加工,该厂加工完成后发现A企业急需一批与其所加工材料相同的原料,于是将甲企业的原材料以市场价格转让给了A企业,A企业不知该原材料是甲企业委托加工厂加工的,购回后立即投入了生产,甲企业得知情况后要求A企业立即返还剩余的材料并给予其赔偿,双方发生了纠纷。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物权法》的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厂房A是否可以进行内部装修,添置新的附属设施?并说明理由。(2)甲企业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签订的抵押合同在何时生效?并说明理由。(3)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抵押权何时设立?并说明理由。(4)如何清偿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贷款?并说明理由。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各自可以获得多少清偿额?(5)中国银行的债权清偿请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6)甲企业与A企业的纠纷中,谁享有原材料的所有权?并说明理由。(7)甲企业是否可以要求加工厂返还原材料?并说明理由。(8)甲企业在与A企业的纠纷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