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小刚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显示出对天文的兴趣,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下工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幼儿园的李老师则认为小刚有学习天文的潜质,便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支持小刚的兴趣,并经常带他去天文馆。后来,小刚对天文的兴趣一直没有减弱,直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问题:

材料中,李老师有着什么样的儿童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如何突出这一儿童观。

答案

参考答案:

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突出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就要坚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理解和宽容幼儿;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因材施教。 

在“育人为本”的新形势下,在素质教育中,幼儿是完整的个体,教师应该对幼儿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的儿童观,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幼儿需要尊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幼儿的尊重和支持,师幼之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新的儿童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