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答案

答案:A

阅读理解与欣赏

填空(6分,每空1分,任选6处)

(1)杜甫忧国忧民,却半生飘零。《旅夜书怀》中描绘辽阔意境的诗句也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羁旅之苦,这句诗是“                                 ”。

(2)“玉茗堂四梦”是明代戏曲作家          的四部作品的合称,它们是          、《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

(3)李白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在无情现实面前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懑、逃避和抗争,在他的著名诗作《将进酒》中就流露了这种情绪:“                                。”

(4)《等待戈多》是        (文学流派名)戏剧代表作家       的代表作,该作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5)宋神宗元丰五年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客“托遗响于悲风”,吹奏出哀怨的箫声,“其声呜呜然,                       ,余音袅袅,            ”,引发“苏子与客”对宇宙人生的感慨。(《赤壁赋》)

(6)李白杜甫诗歌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艺术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夜的唐代社会现实,《蜀道难》中的“                     ”就直接指出蜀地统治者嗜杀的本质,《兵车行》则用“                             ”直指唐玄宗穷兵黩武虚耗国力的错误国策。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社戏(节选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第1自然段开头一句说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从描写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___,“说不出的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加粗的词“跑”与第1自然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③段是从人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两方面来描写“迷人的沿河夜景”的。人的感觉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官)三方面来描写。

4.从第1、2、3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泼 轻松);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切 焦虑);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惘然  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