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2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日:“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囊瓦者何?楚之相也。郢者何?楚王治处也。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戚畔之

D.怅恨久之小题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D.蔡昭公被放回就立即要攻打楚国,表现了他的草率与莽撞。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干阖闾   身:                 ②羔裘      被:       

③天下谁能楚乎   伐:           ④操鞭平王之坟   笞: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2分)

(2)囊瓦者何?楚之相也。(2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①身:亲自 ②被:穿着 ③伐:进攻 ④笞:抽打

小题1:⑴(2分)就把蔡昭公拘禁在南郢,一直到三年以后才放他回去。

⑵(2分)囊瓦是什么人?他是楚国的丞之相。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例句中的“之”与A项中的“之”都是代事情的词。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逃跑到吴国攻打楚国,为吴国灭了楚国, 称不上是忠。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公路工程固定总价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 5000万元。合同中约定按建标[2003]206号文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其中间接费费率为 20%,规费费率为5%,取费基数为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

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图3-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事件:

(1)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2)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工作B持续时间延长15天,增加人工费1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3)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天,增加人工费1.5万元、其他损失费5万元。

(4)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天。

(5)因施工期间钢材涨价而增加材料费7万元。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问题:1.按照图3-1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是否能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2.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分别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工期补偿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租赁土方施工机械用于工作A、B,日租金为1500元/天,则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土方租赁机械的租金补偿费用是多少为什么

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企业管理费补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