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公元1500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图一 通途变天堑    图二 财富流荷兰,英国成海盗   图三 世界成一家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指出这一事件与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2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

答案

(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分)

联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1分)

(2)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通讯的发展;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即:殖民侵略)。(任两点2分)

(3)交通工具:前期——蒸汽机车和轮船;后期——汽车和飞机。(2分)

动力发明:万能蒸汽机、内燃机。(2分)

(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分)

本题考查内容涉及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图一涉及的是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其意义即可看出,然后综合所有图片在综合其图片内容的联系;第二问是通过材料概况社会经济现象,即各地之间联系的加强,原因的分析从材料中的时间入手,挖掘出工业革命等相关知识点即可;第三问涉及到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方式的改进,根据课本即可答出,最后一问是涉及的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弊端,只要言之合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