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小题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2分)

译文:                                                          

小题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分)                                                  

译文:                                                             

小题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君王的)猪狗吃人吃的东西却不知道检举矫正,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分发粮食)。

小题2: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紧紧跟着。

小题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题目分析: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第一个句子中:食人食,前一个“食”,作动词,吃;涂,是通假字,通“途”,路上;发,打开。第二句子中,云、响,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那样;景,通假,通“影”,影子,这里也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影子那样。第三句要关注句式,前两句是定语后置句,爪牙之利,即,利的爪牙,筋骨之强,强的筋骨;用心一也,这是个判断句,可译为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啊。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在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多义词、常见实词、常见虚词。考生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就会丢分。

问答题
填空题

(15分)二甲醚(DME)和甲醇是21世纪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清洁燃料,目前工业上均可由合成气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制得。

(1)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已知:①CO(g)+2H2(g)CH3OH(g)            △H1=-90.7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23.5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3=-41.2 kJ·mol-1

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      kJ·mol-1

(2)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 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H2(g)+2CO(g)CH3OCH3(g)+H2O(g),其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若反应在P3和316℃时,起始时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由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反应的温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如表数据,

250℃时,将2 molCO和6 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时间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前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15分钟时,只改变温度一个条件,假设在20分钟时达到新平衡,氢气的转化率为33.3%,此时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请在图中画出15—25分钟c (CH3OH)的变化曲线。

(4)利用甲醇液相脱水也可制备二甲醚,原理是:CH3OH +H2SO4→CH3HSO4+H2O,CH3HSO4+CH3OH→CH3OCH3+H2SO4。与合成气制备二甲醚比较,该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转化率高,其缺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