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教人者,固以无有不教,为与善之公,而抑以有所不教,以待人之悟。故有所启焉,以开示其所未知,必待其有求通之志,而诚不能及之,自怀愤憾以不宁,乃一示以方,而欣然请事也。 

(王夫之《四书训义》)

小题1:孔子和王夫之都倡导          的教育原则。教师“不启”“不发”的目的是         (此空请从第二段文字中摘录词语回答)。(2分)

小题2:综合这两段文字,说说上述教育原则的实施对学生提出哪些要求。请择取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4分)

答案

小题1:启发诱导   待人之悟(或:求通)

小题1: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举一反三的悟性;有自主学习能力,会自主质疑,独立思考;

参考示例: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具有强烈的内驱力,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学习要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已知的部分推测未知的部分,能够根据已学的内容了解为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

小题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故有所启焉可知,其倡导启发教育。目的是让人有所悟,能从中自己体悟到什么。而不是灌输什么,成为学习的机器。

小题1:提出很多要求,最主要的是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悟到知识和方法,悟到哲理。从而具有自己学习能力。答题时,要指出一点要求,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具体分析。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