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题(共10分)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者,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者,独善之义也。故 览 仆 诗 知 仆 之 道 焉 其 余 杂 律 诗 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 发 于 一 笑 一 吟 率 然 成 章 非 平 生 所 尚 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给以上的文言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根据上文,写出白居易诗歌的三种类型。(2分)
小题3:上文中“兼济”“独善”二词源自何名句?它最早出自“四书”中的哪部典籍?(2分)
小题1:故 览 仆 诗/知 仆 之 道 焉/其 余 杂 律 诗/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发 于 一 笑 一 吟/率 然 成 章/非 平 生 所 尚 者。(6分)
小题2:讽喻诗 闲适诗 杂律诗 (2分)(答对3点得2分,答对一点或两点都只得1分)
小题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分);《孟子》(1分)
小题1:题目分析:本题是断句题。对于本题一是注意名词性短语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如文中的“览仆诗”“知仆之道”“其余杂律诗”等;二是可借助对称来断,如“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等。
小题2:题目分析:这题较为容易,从语段中“谓之讽喻者”“谓之闲适者”和“其余杂律诗”可知:讽喻诗、闲适诗和杂律诗。
小题3:题目分析:本题涉及名句的识记,由“兼济”和“独善”引领的名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点评: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