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孟子》阅读考查。(6分)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①,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以上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在这里指品德好的人,因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人处事能不偏不倚、合乎法度。
B.这一段话不仅讲社会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孟子认为,父兄等成年人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
C.“不肖”是贬义词,与“贤德”相对而言。
D.孟子认为,如果有德才的人不教育无德才的人,两类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大到不能用寸来衡量。小题2:.孟子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与上文的内容是否互相矛盾呢?请你简要说明。(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没有矛盾。孟子认为,在社会教育中,贤能的人有教育他人的责任,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当然,那种处处以“老师”自居、自以为高明的人,是不能“相师”“相长”的。所以二者涉及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小题1:小到不能用寸来衡量。指差别小。
小题1:好为人师的人要有做人师的资本,而那些无德无才的自大之人则不能做老师。
译文:
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