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启航,下南海,穿马六甲海峡,跨印度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2009年1月6日到达B地,并于当地时间1月6日11时起正式开始为我国商船护航。

材料二:世界局部区域图。

(1)B地所在的时区是        。(1分)

(2)图中E是         海峡,F是         海峡。(2分)

(3)图中G山脉是由                 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隆起而形成的。(1分)

(4)长期以来,图示地区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争夺非常丰富的

         资源和十分短缺的              资源。(2分)

(5)某商船从B海域航行到A海域过程中,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2分)

A.船员看到沿岸农民正收割小麦

B.经过E海峡时商船为顺水航行

C.时常有暴雨天气出现

D.到达A海区后商船吃水更深(6)试分析M地盛产长绒棉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答案

(1)东3区(1分)     (2)曼德  霍尔木兹(2分)   (3)印度洋(1分)

(4)石油;淡水(2分,每空1分)    (5)B(2分)

(6)降水少,光热条件优越;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沙性土壤,适宜长绒棉生长(4分)

(1)B介于东经40—东经50度之间,所以是东三区。(2)根据轮廓可知,E是介于红海与印度洋之间,是曼德海峡;F是介于波斯湾与印度洋之间,是霍尔木兹海峡。(3)根据地理位置可知,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4)该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缺乏。(5)B到A逐渐形成的洋流是密度流,洋流从印度洋流向红海。(6)埃及的棉花生产条件从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