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核舟记》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小题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小题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其两膝相者(         )(2)右臂支船(       )

(3)其船背稍(         ) (4)盖桃核修狭者为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题4: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

(1)苏东坡(肖像特征):                                     

(2)佛印(神态特征):                                       

小题5:“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分)

小题1:(1)挨着,靠近(2)同“曲屈”,弯曲。(3)平(4)通“拣”,挑选 (4分)

小题1:(1)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2分)(2)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分)

小题1:(1)峨冠多髯(2)绝类弥勒 ( 矫首昂视)(4分)

小题1: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苏东坡的肖像特征以及佛印的神态特征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领悟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文章对“核舟“的描绘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联系时代背景,试写出下列事物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土地”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暴风雨”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愤的河流”与“激怒的风”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画横线的句子侧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抒发了人民的悲愤和激怒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