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家

国家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48%52%
法国(1851年)75%25%
俄国(1851年)93%7%
美国(1851年)87%13%
 

材料四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

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

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工业革命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史无前例地提高了生产

率,不列颠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15亿英镑、1865年的60亿英

镑。……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

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蒸蒸日上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被编入了生气勃勃、不断扩张

的全球经济之网。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16~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有哪两个流动趋,指出当时世界人口如迁

移的原因。(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 ?(6分)

(3)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4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状况? (4分)

(5)综上所述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呈现出怎样的基

本特征?(4分)

答案

(1)世界人口迁入的大洲和地区是美洲、大洋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之间

的人口迁移方向表现为两种趋势:第一是欧洲流向美洲;第二是非洲流向美洲。原因:地理

大发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主要是欧洲移民北美,和通过殖民者掠卖

人口。

(2)获取的信息可分为两个层次:

①第一层次:纺织机器、蒸汽机发明,采煤业发展,火车发明。

②第二层次: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机器的发明开始,机器生产的增多对动力提出了需求,瓦

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蒸汽机对燃料的需求推动了采煤业的发晨。机器生产的发展,

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3)认识: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大;工

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4)状况:英国工业占据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的转播,世界各大洲经济迅

速发展起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分工趋势;殖民地越来越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原

料产地,呈现单一发展的特征。

(5)世界市场雏形和初步形成。人员的迁移、资源的共同利用、交流的广泛、洲际间往来的

频繁等无不显示了世界市场的特征。

本题以图表、材料的方式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读

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表相关内容的能力;第二问主要考查了学生解读图片之间关系的能

力;第三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表格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从工业革命产生的

影响的角度解读城市化;第四问主要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并考查了工业革命对国际

关系、国际经济结构的影响;第五问考查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市场形成

情况进行概括。

问答题

(一)


政府投资的某机电工程,某监理单位承担了该工程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任务,该工程采用无标底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工程实施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工程招标时,A、B、C、D、E、F、G共七家投标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了投标文件。评标时,发现A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虽加盖了公章,但没有投标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只有法定代表人授权书中被授权人的签字(招标文件中对是否可由被授权人签字没有具体规定);B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明显高于其他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分析其原因是施工工艺落后造成的;C投标单位将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期380天作为投标工期,但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表示如果中标,合同工期按定额工期400天签订;D投标单位投标文件中的总价金额汇总有误。
事件2:经评标委员会评审,推荐G、F、E投标单位为前3名中标候选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前,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单位分别找G、F、E投标单位重新报价,以价格低者为中标单位。按原投标价签订施工合同后,建设单位以中标单位再次新报价签订协议书,作为实际履行合同的依据。监理单位认为建设单位的要求不妥,并提出了不同意见,建设单位最终接受了监理单位的意见,确定G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
事件3: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会议,并要求G单位及时办理施工许可证,确定工程水准点,坐标控制点,按政府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施工噪声和环境保护相关手续。
事件4:开工前,设计单位组织召开了设计交底会。会议结束后,总监理工程师整理了一份《设计修改建议书》,提交给设计单位。
事件5:施工开始前,G单位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送了《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附有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了控制桩的校核成果和保护措施后,即予以签认。

事件5中,专业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复检哪些内容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