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翻译下列语句(15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3分)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分)

(5)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答案

(1)越过别的国家(晋国),把远方的国家(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样做的难处。(2)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疆,又要扩张他西面的边境。(3)望大王宽恕,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事情发生得突然,不曾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5)大臣们惊慌发呆,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要活捉你,强迫你订立一个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题目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远——远方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鄙——作为边邑(名词动用)。(2)既——已经,东——在东边(名词作状语),封——作为边疆(名词动用),肆——扩张。(3)假借——宽恕,毕——完成。(4)卒——突然,意——意料到,度——常态。(5)所以——表原因,乃——是。

填空题
材料题

       中美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都在西北、西南大后方——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派飞机、军舰把国民党军队50多万人运到华北、东北内战前线,准备进攻解放区。

        材料二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中关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尼克松随后在中国逗留的日子,被成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材料1表明了美国在当时对中国实行什么政策?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的又是什么

    政策?

                                                                                                                                                            

(2)材料2中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什么?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主要原因。

                                                                                                                                                             

(4)中美哪一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今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请为今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一点建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