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西 溪

张岱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其地丰厚”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何不试之以足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以中有足乐者小题2:下列对文段的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西溪的名称最初是宋高宗命名的,后来人们都这样称呼。

B.西溪有很多的古梅,这些古梅大的好像是黄山的松树。

C.西溪有一处地方叫秋雪庵,长满芦花,到了晚上,在明月的照映下就像积雪。

D.张岱认为西溪是避世的好地方,但他忙于世俗琐事,而没去那里避世。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欲之    都:__________      ②后人遂以    名:          

③招余同  隐:__________      ④至今犹有遗   恨:____  ___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以西溪为最。(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建立都城;命名;归隐、隐居;遗憾

小题1:(1)喜欢游玩的人到这个地方,买了些很小的(梅花),栽种在花池或树盆里,来作为精致景观。(2)应当把西溪当作最好的地方。

小题1:D中与例句“以”都是“因为”。

小题1:B中应是西溪有很多的古梅,这些古梅小的好像是黄山的松树。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好事,列,以,当,以……为,最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