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流飘荡 (   )               ② 猛浪若 (   ) 

③互相轩   ( )                ④窥欲忘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小题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①从流飘荡   顺、随                 ②猛浪若奔   这里指飞奔的马

③互相轩邈  向远处伸展              ④窥欲忘反  通“返”返回

小题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小题1: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综合题

到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千米,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的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迅速建立起雄厚的经济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的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的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

早在工业革命的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19世纪30年代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

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电车等一系列重大发明。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英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请完成: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介绍德国工业革命的短文,内容应包括特点、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