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2分)

(2)图中B国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3分)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或常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2)灌溉 小麦 棉花

(3)①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②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量及工业、生活用水量大;③该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位下降。

(4)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水资源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题目分析:(1)结合图示的轮廓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亚,为咸海周边地区。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2)图示B国位于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灌溉农业,位于温带地区,故粮食作物为小麦,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3)图示水域为咸海,为内陆湖,其水量主要来自于河流径流量的注入,水量的损耗主要为蒸发,故其水量减少,盐度升高,主要从自然原因蒸发加大和人为原因,河流沿岸用水量加大和上游的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4)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故主要从恢复流域内的植被和减少河流沿岸的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区域发展变化的原因,难度一般。本题还可结合B国的棉花种植优势条件等内容考查。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