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家捉鬼后的第二天,觉新去看祖父,祖父一反常态,温和地和他说话,要他把觉民喊回来,希望赶快把冯家的亲事办了。(《家》)

B.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组建益中信托公司,低价收购并计划扩充几个工厂,给予新从日本移植到上海的小厂致命的打击。(《子夜》)

C.爱斯梅拉达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发现弗比斯并没有死。她呼喊弗比斯,可弗比斯不理她,而跟未婚妻躲进门里并把门关上。(《巴黎圣母院》)

D.老葛朗台去世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她一次性支付了克罗旭整年的薪金,并在拿侬结婚时,包办了拿侬全套的嫁妆。(《欧也妮·葛朗台》)E.涅赫柳多夫上诉以后,首席枢密官反对撤销原判,另一位枢密官也因个人好恶主张驳回上诉,马斯洛娃最终流放西伯利亚。(《复活》)

答案

A、D

题目分析: A.“觉新”应为“觉慧”;“希望赶快把冯家的亲事办了”应为“说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D.“克罗旭”应为“拿侬”;“包办了拿侬全套的嫁妆”应为“送给她三打餐具作为结婚礼物”。

单项选择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5分)

改革是社会的热点,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延迟退休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故制定政策时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要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找到最大公约数,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人的寿命有限,延迟退休就是让我们多交晚领,说到底还是个人吃亏。”这样的质疑表明,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就不会太高。“工作本就难找,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更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这样的担忧提示我们: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培育适合中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恐怕都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吧!”这种猜想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行业收入分配不均的焦虑,对“谁会受益”的担心。因此,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才有可能保证民生政策赢得民心。显然,今天的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复杂多样,矛盾交织交错,要确保政策科学、合理、可行,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吸收民意必不可少。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的选择。

(1)文中“找到最大的公约数”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作答。(2分)

(2)怎样才能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政策?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