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小题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5:____________,以礼存心。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答案

小题1:奈何取之尽锱铢 间关莺语花底滑 

小题2:潦水尽而寒潭清 响穷彭蠡之滨 

小题3: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4:亦足以畅叙幽情 齐彭殇为妄作 

小题5:君子以仁存心 有礼者敬人

题目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锱铢、潦、蠡、袅、嫠、殇,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农”是近年来被持续关注的热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会议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材料二 随着英国毛纺业的发展和“价格革命”的影响,羊毛价格大幅度上涨,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英国资本主义化的贵族强行圈占了大量土地,结果大批农民被赶出了土地。……美国代表着另外一种变更模式,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到1930年农场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这些大规模农场耕作方式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为继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近代中国的农民离村发生在农村封建经济关系十分强大的背景下,农村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是小农经营,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封建地租剥削广泛存在,封建高利贷关系十分盛行,广大无地、少地的小农阶层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在旧式封建经济关系网中,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进城谋生成了他们维持小农经济的必要补充。

回答:

(1)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曾出现过哪些土地制度?(3分)

(2)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标志是什么?(2分)

(3)苏俄在列宁时期曾经对农业进行过哪些改革?对苏俄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材料二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哪些启示?(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