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及表2资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表2
月份 项目 | 1 | 2 | 7 | 8 |
气温/℃ | 7 | 4 | 24 | 25 |
降水温/mm | 50 | 65 | 160 | 175 |
(2)图乙中所示区域内,最适合停靠巨型货船的是①②③④中的 处,其理由是 。
(3)图甲中A、B、C、D、E、F各地,拥有表2资料示意的气候类型的是 。
(5)(多选题)近年来,图甲中A省塑料大棚菜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A.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5)甲图中B、C、F字母所在的三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区位选择的这种变化的原因 。
(1)6月8日8时30分 (1分)
(2)③(1分)
③处为港湾,风浪小、水深 (2分)
(3)BCF (1分)
(4)CD (1分)
(5)CBF (1分)
发达国家地价高,工资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地价和劳动力工资水平都较低。(2分)
题目分析:第(1)题巴西在西三区,韩国西归浦在东九区,时区为12小时,且巴西的时间比韩国晚,通过区时之间的换算即可计算出巴西的球迷应在当地时间=6月8日20时30分-12小时=6月8日8时30分打开电视机准时观看。
第(2)题根据所学的港口的选址原理可知,一般巨型船泊应该停靠在能避风、水深的港湾之内。从图上的等深线的分布特征来看,③处为港湾,风浪小,等深线密,水深。故最好选择停靠在③。
第(3)题根据所学的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可以肯定表2所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再结合所学的有关东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不难知道图示区域内的BCF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A D EF都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第(4)题图示区域的A为我国的山东,其大棚蔬菜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受市场和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5)题二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主要原因是按劳动力成本(即工人的工资)和地租两大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城市地价不断上涨,工人的工资水平较发展中国家高。故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东亚地区的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首先是从日本向韩国这样的当时的新兴经济体的转移,后向中国的转移这样一个过程。
点评:本题以东亚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东亚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试题设计难度较小,属于一般性的中低等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