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其筋骨   劳:         (2)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3)虽长大  若:            (4)於是信视之  孰:        

小题2:用竖线“∣”给下列句子断句(1分)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小题3:下列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管夷吾举士然后知生忧患

B.劳筋骨常数从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C.出则无敌国外患人多厌之

D.人多厌者众辱曰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小题5:根据【甲】文的论述,结合【乙】文的叙述、描写,请你猜想一下,韩信将来能否担当大任?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1)劳:使………劳累       (2)所以:用来(通过。。。。。。来)

(3)若:你                 (4)孰:通“熟”仔细地

(4分,每个1分,通假字指出所通的字、解释各0.5分)

小题1: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分)

小题1:D(2分)

小题1:(1)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辅弼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1.5分)(2)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1.5分)

小题1:能,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韩信少年时出身贫贱,寄人篱下,受尽屈辱,特别是受到一少年的羞辱从其胯下钻过,但他懂得知恩图报,能屈能伸所以将来能担当大任。

(判断1分,结合甲文1分,概括乙文内容1分共3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D中二者都是“代词,代人”。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有明确的观点,能结合选文内容,说法合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