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该国生产藏红花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甲指示区域为1000米等高线环绕地区;图2为该国七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16分)
图1 图2
(1)说出图1中甲地形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4分)
(3)描述该国七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6分)
(1)草原带和荒漠带(答其中之—也可)(2分) 四周高大山脉阻挡了,湿润水汽的进入(2分),因此,甲地形区干旱少雨(2分)。
(2)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气温较低(或气候温凉);气温年较差小;半干旱地区(或年降水量较少);日照充足。(每点1分,共4分)
(3)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该国的北部、东部和西南部(2分);主要沿断层分布(2分)。 该国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2分)。
题目分析:第(1)题甲地降水少,气候干燥,其主要自然带应是草原带和荒漠带,降水少的原因是周围地势高,阻挡湿润气流的进入,所以降水少。第(2)题读图1中藏红花分布区,该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是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那么该区地势高,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第(3)题根据图中震中在该国的空间位置去总结分布特征,该国多地震的原因是因处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判断自然带类型,解释降水的形成原因,总结自然环境特点,并解释地震成因,该题综合性强,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自然带的名称,掌握该地的风向,会分析该地的自然特征,理解地震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