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的常见化学性质,过程设计如下。

提出猜想

问题1:在周期表中,铜与铝的位置很接近,铜不如铝活泼,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氢氧化铜也有两性吗?

问题2:铁和铜都有变价,一般情况下,正二价铁的稳定性小于正三价的铁,正一价铜的稳定性也小于正二价的铜吗?

问题3:氧化铜有氧化性,能被H2、CO还原,它也能被氮的某种气态氢化物还原吗?

实验探究

Ⅰ. 解决问题1

(1)需用到的药品除1 mol·L-1CuSO4溶液、稀硫酸外还需    (填试剂的化学式)溶液。

(2)用胆矾晶体配制1 mol·L-1CuSO4溶液250 mL,选用的仪器除烧杯、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3)为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应进行哪些相关实验?

实验内容和步骤:①                  ;②                

Ⅱ. 解决问题2

取一定量制得的氢氧化铜固体,于坩埚中灼烧,当温度达到80~100℃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至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氧化亚铜;取适量红色氧化亚铜粉末于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或盐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试管底部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从实验Ⅱ可得出的结论是                              

Ⅲ. 解决问题3

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当氮的某种气态氢化物(X)缓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了红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生成物中还有一种无污染的气体Y;将X通入灼热的CuO燃烧管完全反应后,消耗0.01 mol X,测得B装置增重0.36 g,并收集到0.28 g单质气体Y。

(1)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Ⅰ(1)NaOH溶液(1分 )

(2)250mL容量瓶(1分)

(3)①用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Cu(OH)2(1分) ②Cu(OH)2分别与稀硫酸、稀NaOH溶液反应(1分)

Ⅱ(1)Cu2O+2H+=Cu2++Cu↓+H2O(2分)

(2)高温下+1价Cu比+2价Cu稳定,溶液中+2价Cu比+1价Cu稳定(2分)

Ⅲ(1)32 g·mol-1(2分)

(2)2CuO+N2H4  =  2Cu+N2+2H2O(2分)

题目分析:Ⅰ(1)探究氢氧化铜是否能和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需要的药品是:制取氢氧化铜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验证试验用到硫酸和氢氧化钠,所以需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以及硫酸溶液。(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仪器:烧杯、天平、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一定体积的容量瓶,容量瓶的规格根据所配置的溶液来确定,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3)氢氧化铜是否能和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中,首先是氢氧化铜的配制,然后是让氢氧化铜和硫酸以及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实验步骤第一步是:用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制Cu(OH)2;第二步是:将Cu(OH)2分别与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故答案为:将Cu(OH)2分别与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Ⅱ、(1)氧化亚铜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生成金属单质铜和二价铜离子的盐溶液,反应实质是:Cu2O+2H+=Cu+Cu2++H2O,故答案为:Cu2O+2H+=Cu+Cu2++H2O;(2)根据溶液中的离子反应Cu2O+2H+=Cu+Cu2++H2O 可以知道在溶液中Cu2+的稳定性强于Cu+,再根据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外围电子排布中全充满状态和半充满状态均比较稳定Cu+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全充满状态,,故比较稳定;Ⅲ、(1)金属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氧化亚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蓝色溶液,故答案为:将红色物质置于稀硫酸中,溶液不变蓝,则证明为铜;(2)消耗0.01mol X,测得B装置增重0.36g,即生成0.02mol的水,并收集到单质气体Y 0.28g即氮气0.01mol,根据原子守恒可以确定气态氢化物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X的化学式为N2H4,摩尔质量为32 g·mol-1。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N2H4=2Cu+N2+2H2O,故答案为:2CuO+N2H4=2Cu+N2+2H2O。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

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

从1991年起,海尔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资产从几千万元迅速增长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其中,海尔内部认为并购红星是所有并购中最成功的。

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拥有3500多名员工,年产洗衣机达70万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但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而且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1.6亿元,前景堪忧。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和3500多名职工的生计,19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

这是一次引人注目的旨在盘活国有资产而在政府牵线搭桥下进行的产权交易,其成败扣人心弦。1995年7月4日,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后,更名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从而使它成为海尔梅洛尼洗衣机有限公司之后海尔集团下属的第二个洗衣机子公司。并购后取得巨大成功,截止到95年底,该公司出口洗衣机8.2万台,创汇1230万美元,位居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

要求:

(1)分析海尔84~91年间采用哪种业务单位战略;

(2)说明上述业务单位战略的面临的主要风险;

(3)91年购并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式属于哪种总体战略;

(4)简要分析该总体战略的实现途径及适用情况。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