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共12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张绣在南阳,遣人迎诩。诩遂往。太祖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 * * 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 * * 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 * * ,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 * * 敌,故虽用

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贾诩论战》)

【注释】①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后投靠曹操。②太祖:指曹操。③比:连续。④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⑤促:赶快。⑥亟(jí):赶紧。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公将之(   )             ②而公曰必(   )

如公言(   )             ④非曹公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小题3:【甲】【乙】两文中的战争的胜利和鲁庄公、张绣也有一定关系,请问鲁庄公、张绣对战争的胜利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1分)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在详略安排上有何相同点?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①驱车追赶 ②战胜 ③完全、都 ④对手 (每个1分)

小题1:①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②张绣推辞说:“不听你的话,以致到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

小题1:(1分)对具有军事才能的曹刿、贾诩的意见言听计从。(意思对即可)

小题1:(3分)详写论战过程(1分),略写战斗过程(1分)。这样写更便于突出曹刿、贾诩两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鼓”、“再”、“衰”、“三”、“竭”等字以及句中省略的成份;翻译(2)句时,注意“谢、复、奈何”等字。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鲁庄公、张绣”的具体表现来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材料安排用意的能力。甲文略写战斗过程,乙文详写战斗过程,目的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1~15题。
笑与泪
[黎巴嫩] 纪伯伦 (1883~1931)
①太阳从那些秀丽的公园收起了它最后一道霞光,月亮从天边升起,温柔的月光泼洒在公园里。我坐在树下.观察瞬息万变的天空。透过树枝的缝隙,仰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撒在蓝色地毯上的银币一样,远远地,听得见山涧小溪淙淙的流水声。
(②鸟儿在茂密的枝叶间寻找栖所,花儿闭上她困倦的眼睛。在万簌俱寂之中,我听见苹地上的轻轻的脚步声,定睛一看。一个青年伴着一个姑娘朝我走来。他们在一棵葱郁的树下坐下来。我能看到他们,但他们却看不到我。
③那个青年往四周看了看,说道:“坐下吧,亲爱的,请你坐在我的身边。你说吧! 笑吧! 你的微笑,就是我们未来的象征。你高兴吧! 整个时代都为你欢呼。我的心对我说,对你那颗心怀疑。对爱情的怀疑是一种罪过,亲爱的! 不久,你将成为这银色月光照耀下的广阔世界里的一切财产的主人,成为一座可以和王宫媲美的宫殿主人。我将驾驭我的骏马,带你周游天下名胜;我将驾驭我的汽车,陪你出入跳舞厅、娱乐场。微笑吧,亲爱的,就像我宝库中的黄金那样微笑吧! 你看着我,要像我父亲的珠宝那样地看着我。你听着,亲爱的!我要是不向你倾诉衷情,我的心就不会安宁。我们将欢度蜜年。我们要带上许多黄金,在瑞士的湖畔,在意大利游览胜地,在尼罗河宫旁,在黎巴嫩翠绿的杉树下度过我们的蜜年。你将与那些贵公主阔夫人相会,你的穿戴一定会引起她们的妒忌。我要给你所有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意吗啊!你笑得多么甜蜜啊!你的微笑就仿佛是我的命运在微笑。”
④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俩悠然自得地走着,就像富人的脚践踏穷人的心那样踩着地上的鲜花。
⑤他们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而我却在思考着金钱在爱情中的地位。我想,金钱——人类邪恶的根源;爱情——幸福和光明的源泉。我一直在这些思想的舞台上徘徊。突然我发现两个身影从我面前经过,坐在不远的草地上。这是一对从农田那边走过的青年男女。农田那边有农民的茅舍。在一阵令人伤心的沉默之后,随着一声长叹,我听见从一个肺痨病人的嘴里说出了这样的话:“亲爱的!擦干你的眼泪,至高无上的爱情已经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成了它的崇拜者。是它,给了我们忍耐和刚强。擦干你的眼泪!你要忍耐,既然我们已经结成亲爱的伴侣。为了美好的爱情,我们得忍受贫穷的折磨,不幸的痛苦,离别的辛酸。为了获得一笔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钱财,以此度过今后的岁月,我必须与日月搏斗。亲爱的,上帝就是那至高无上的爱情的体现,他会像接受香烛那样接受我们的哀叹和眼泪,他会给我们适当的报酬。我要同你告别了,亲爱的!我不能等到月光消逝。”
⑥然后,我听见一个亲切而炽热的声音打断了伤感的长吁短叹。那是一个温柔少女的声音,这声音倾注了所有蕴藏在她肺腑里的热烈的爱情、离别的痛苦和苦尽甘来的快慰:“再见,亲爱的!”
⑦说完,他们便分别了。我坐在那棵树下,这奇妙的宇宙间的许多秘密暴露在我的面前,要我伸出同情之手。
⑧那时,我注视着那沉睡的大自然,久久地注视着。于是,我发现那里有一种无边无际的东西,一种不能为严冬的苦痛所扼杀的东西,一种在日内瓦湖畔、意大利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坚强不屈,春来生机勃勃,夏到硕果累累。我在那里看到了爱情。
(《世界文学》2003年)

综观全文,作者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