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2)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3)便扶向路,处处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小题4:全文以渔人的          为线索,第二、三段是全文的中心,写桃花源   

            的生活环境和            的社会风尚。在写法上,本文很有特色:一是既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种写法叫             ;二是写桃花源不是单刀直入,而是曲折回环。进入桃花源,先写自然风光,再写人们生活,这样文章看起来就显得                    ;三是本文语言具有                        

答案

小题1:(1)开阔明亮(2)通“邀”,邀请(3)做记号(每小题1分)

小题1:翻译略,每错漏一个关键词扣0.5分。

小题1:B

小题1:①行踪②宁静美好③淳朴④虚实相生⑤层次分明⑥朴素自然(精练、准确、生动)

(每空0.5分,意对即可)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最主要的是叹息桃源外的战乱。

小题1:能结合内容来鉴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表述合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1题。

近日,北京石景山旁的老山发现西汉大型土坑木椁墓的消息,震动了京华大地。有专家认为它是西汉燕刺王刘旦的王陵,是有一定根据的。

刘旦的被诛,昭帝刘弗陵并未下诏明文诛戮,只含蓄地启发他自杀。他只自缢而死,并未被杀头。迫令白缢和命人执杀,在当时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在刘旦自缢死后,天子还加恩,赦燕王太子建为庶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天子还特赐刘旦死后谥号曰“刺王”。凡诸侯王死后能得天子特赐谥号的,不管他是善终还是因谋反被赐死,都说明他还被朝廷保留了诸侯王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说,他仍应以诸侯王之礼被赐建陵墓,进行葬埋。“刺”谥法说,“暴戾无亲曰剌”,被赐谥曰“刺”的王侯,多是生前德行暴戾无亲、乖谬不道并有恶行者,其意近于“厉”“戾”。但被赐谥刺、厉、戾的王侯,死后也都能建陵墓官葬。即如刘旦之长兄卫太子刘据,他因被迫自卫杀佞臣江充而被误认为谋反遭诛杀。后武帝已心知其冤,而未及给其赐谥平反。十九年后,卫太子孙刘询继位为宣帝。他既心知其祖父冤而又不敢彰其太祖父武帝之过,乃赐其祖父卫太子刘据谥号曰“戾”称,“戾太子”,并重新为戾太子改葬,起墓陵,曰“戾园”。燕王刘旦谥号曰“刺”,与“戾太子”之“戾”义相仿,也应是有陵墓的。据史书记载,他不但有陵墓,而且其陵墓的名称正是与谥号“刺”义近同的“戾”,称“戾陵”。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第十四卷《鲍丘水注》说:“鲍丘水人潞,通得鲍丘之称矣。高梁水 (按:即高粱河)注之,首受漯水(即今永定河)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按,即今石景山),山有燕剌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说到戾陵堰,乃是北京史上以至全国历史上均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古水利灌溉枢纽工程。其做法、作用和意义,均与著名的都江堰相似。不同的是,都江堰自秦蜀守李冰在公元前三世纪兴建至今两千两百余年仍在发挥巨大作用,戾陵堰却早已因永定河水土流失而废弃了。戾陵堰,乃三国时期曹魏河北大都督刘靖率军民所建。因其在梁山下燕刺王刘旦墓戾陵下筑堰,中分永定河水、凿车箱渠,以灌溉京北至通州万有余顷良田,故名其堰曰戾陵堰。据《水经注•鲍丘水注》,燕刺王刘旦的戾陵,就位于古漯水以北的梁山上。老山与古梁山密迩相连,老山乃后起之名,汉魏时期它与石景山一起均被称为梁山。老山汉墓的位置,正与郦注燕刺王刘旦戾陵相符。

文章第三段介绍了“戾陵堰”,下列对“戾陵堰”得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戾陵堰是古代重要的大型水利灌溉枢纽工程,位于高粱河与永定河交汇处。老山汉墓就在它北面的石景山上

B.戾陵堰的做法、作用和意义都和著名的都江堰相似,可惜却因永定河水土流失而废弃,没有能发挥巨大作用

C.戾陵堰是三国时曹魏河北大都督刘靖建造,因在刘旦墓戾陵下筑堰而得名。它能灌溉京北至通州近万顷良田

D.戾陵堰在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鲍丘水注》中有清楚的记载,它位于永定河以北,老山左近的石景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