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假:         走:

小题2: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色愈恭,礼愈至    

小题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2分)

小题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2分)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小题5: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3分)

答案

小题1:借;跑

小题1:⑴能够 ⑵周到 ⑶稍微

小题1:手自笔录(录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小题1:C

小题1: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因”,翻译(2)句时注意“愈、至”,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句子能够体现“作者读书刻苦”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D、手指/不可屈伸。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句话来分析“多以书假余”的原因。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同还是不赞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问答题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难度大,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要求比较高,而且对工期的要求比较紧迫。业主在对有关单位和在建工程考察的基础上,邀请了3家国有一级施工企业投标,通过正规的开标评标后,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该工程共15层,采用框架结构,开工日期为2002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1:2002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甲方提供的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2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基础地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2年8月份,进入雨期施工,恰逢20天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事件4:2003年2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5:外墙装修抹灰阶段,一抹灰工在五层贴抹灰用的分格条时,脚手板滑脱发生坠落事故,坠落过程中将首层兜网系结点冲开,撞在一层脚手架小横杆上,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6:屋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卷材有轻微流淌和200mm左右的鼓泡,流淌部位并未出现渗漏。 

上述事件中,除第3项外,其他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事件1、事件2、事件3、事件4、施工单位及时提出如下索赔要求: 

(1)增加合同工期13天; 

(2)增加费用11.8万元。 

(1)该工程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且仅邀请3家施工单位投标,是否违反有关规定为什么? (2)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1、事件2、事件3、事件4可否索赔为什么? (3)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4)事件5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依据是什么? (5)事件6中屋面卷材轻微流淌和空鼓的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如果需要,应如何处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