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呕吐伴发热腹痛和黄疸多提示( )。

A.十二指肠后壁溃疡

B.幽门梗阻

C.胆囊炎或胆石症

D.急性胃肠炎

E.胰腺疾病

答案

参考答案:C

问答题

1、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 * * 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年6月)

(有人)以为中国像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政治问题报告(1929年6月)

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年12月)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 * * 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 * * 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 * * 致湖北省委信(1929年2月)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 * * 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 * * :《中国革命和中 * * 党》(1939年12月)

请回答

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3分)

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3分)

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4分)

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图)

材料2

现在美国国会有极少数右翼议员提出,既然冷战期间美国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那么今天美国为什么不重演这段历史,拖垮中国?按这些议员的逻辑:美国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花600亿美元拖垮中国算不了什么。这600亿美元将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和平红利”。中国的国防建设养兵但不黩武,不会因为美国在东亚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阿拉斯加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就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摘自《解放军报》2000年6月28日

材料3

促进和平的实现——我们必须消除法律和关系体系所受到的威胁,因为这种威胁影响各国的安全。我国建立了监督和检查制度来防止核武器和毒气的扩散,同时对违反全球准则者实施惩罚。我们正努力制止先进导弹技术的扩散,同时研制战区的和国家的导弹防御系统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在设法通过不断的外交努力和严厉的执法建立一个由协议、法律、核查人员、警察和军事力量构成的多层网络,不让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和侵略分子拥有武器和活动余地。

摘自奥尔布赖特:《美国对外政策的考验》

材料4

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天宣布了一项处理国际事务的崭新理论。他援引肯尼迪的话论证说:“我们的价值观的传播会增进我们的安全。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当有人受到奴役的时候,有谁会是自由的呢?”布莱尔说,我们在对外政策方面面临最紧迫的问题是要为我们充当积极介入他国冲突的那些情况提出正当的理由。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主要原则。但是,不干涉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加以限定。

摘自路透社 芝加哥 2000年4月22日电

材料5

第一条

联合国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第二条

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本组织及其会员应遵行下列原则:

一、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二、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 * * 所担负之义务,以保证全体会员国由加入本组织而发生之权益。

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四、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摘自《联合国 * * 》

请回答:

①材料1的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2、3分析其原因。(4分)

②比较材料4、5,指出其不同观点,并剖析“处理国际事务的崭新理论”的实质。(4分)

③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及其解决的关键。(2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不超过50字,不计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将本文分成三部分(在下列段落序号上划)。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空。

(1)年少的“我”陷入深深的忧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⑩段中黄春草的一段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文章成功地刻画了黄春草的坚强性格,所用描写方法,除语言描写外,_______描写起了重要作用。

4.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