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危机性谈话又叫做( )。

A.治疗性谈话

B.咨询性谈话

C.应急性谈话

D.鉴别性谈话

答案

参考答案:C

综合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 * * 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三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6分)

(2)上述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问答题

已知在文件IN5.DAT中存有100个产品销售记录,每个产品销售记录由产品代码dm(字符型4位)、产品名称mc(字符型10位)、单价dj(整型)、数量s1(整型)、金额je(长整型)五部分组成。其中:金额=单价×数量。函数ReadDat()的功能是读取这100个销售记录并存入结构数组sell中。请编制函数SortDat(),其功能要求:按金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列,若金额相等,则按产品代码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最终排列结果仍存入结构数组sell中,最后调用函数WriteDat()把结果输出到文件OUT5.DAT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数据函数ReadDat()和输出数据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100
typedef struct
chardm[5]; /*产品代码*/
charmc[11]; /*产品名称*/
int dj;/*单价*/
int s1;/*数量*/
long je;/*金额*/
PRO;
PRO sell[MAX];
void ReadDat();
void WriteDat();
void SortDat()



void main()

memset(sell,0,sizeof(sell));
ReadDat();
SortDat();
WriteDat();

void ReadDat()

FILE *fp;
char str[80],ch[11];
int i;
fp=fopen("IN5.DAT","r");
for(i=0;i<100;i++)

fgets(str,80,fp);
memcpy(sell[i].dm,str,4);
memcpy(sell[i].mc,str+4,10);
memcpy(ch,str+14,4);ch[4]=0;
sell[i].dj=atoi(ch);
memcpy(ch,str+18,5);ch[5]=0;
sell[i].s1=atoi(ch);
sell[i].je=(long)sell[i].dj*sell[i].s1;

fclose(fp);

void WriteDat(void)

FILE *fp;
int i;
fp=fopen("OUT5.DAT","w");
for(i=0;i<100;i++)
fprintf(fp,"%s%s%4d%5d%101d\n",sell[i].dm,sell[i].mc,sell[i].dj,sell[i].s1,sell[i].je);
fclose(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