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A.信息化

B.网络化

C.服务人性化

D.功能多样化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知识。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工作的承担者较之以前更加的专业化、专一化,所以,第三方物流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信息化

通过诸如条码/语音/射频识别装置、自动分拣存取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搜集数据库化、条码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传递的无纸化、标准化和实时化,使信息真正得以在物流运动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2)网络化

首先,物流已成为依托计算机和通信信息网络,如商业增值网(VAN)、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和Internet等先进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工具,以信息驱动物品空间移动的活动过程。其次,物流企业借助于这些技术手段,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关系形式上日益网络化,扩大了物流企业的作业能力,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网络协调和优化控制能力,促进了物流活动的系统性与和谐性。

(3)人性化

即以“客户”为中心。

单项选择题

精神解放路在何方


——《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而且更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把创作的千钧之力放在对人性的深度解剖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追求上。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的成果,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剖析作者和人物的心态,探究其文化历史内涵。这对人类及其社会具有更恒久的意义,也是贯通古今的一条路径。
在作精神、心理的审视中,我注意到: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特别注意到把读书与做官联结在一起,“诱以官、禄、德”,通过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入我彀中”。“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官看作人生的唯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就是做官的唯一正途。封建统治者正是充分发挥权力的魔法,使读书人乖乖地做自己的奴才。《儒林外史》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深入下去,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智能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结果形成了依附性和奴性,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正是痛心疾首于“马二精神”,吴敬梓让迟衡山斩钉截铁地说:“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
实践这种叛逆的,首先是“作者自况”的杜少卿。他也像现实中的吴敬梓一样,写了一部《诗说》。他批评“而今”“只依朱注”是“固陋”。他常翻朱说,务要说出“前人不曾说过”的话,说出自己的话。从学术上说,他是在提倡学术中的知性主体精神,具有学术启蒙的意义。这是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首先形成对照。
在对待朝廷功令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也形成对照。马二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几十年科场不利,他非但毫无怨尤之心,而且弥久弥笃,自觉自愿地让功名的笼头越套越牢。杜少卿则鄙弃八股举业。当马二之辈把受朝廷征辟去做官视为无上荣宠时,他却冒着欺君之罪,“装病辞征辟”,执意不受朝廷的牢笼。挣脱各种“爵禄之縻”后,他高兴地说:从此要“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做些自己的事”,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朱自清先生曾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新知识分子则不一定靠皇帝(或军阀)生存,所以新知识分子是比较自由的。他们是‘五四’之后才有的。”并说这表现着“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五四”之前一百多年出现的杜少卿,当然还不是新知识分子,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还没有从传统中蜕变出来,但他已经表现出摆脱依附性和奴性、争取精神解放的历史要求,这与当时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杜少卿以及“市井四奇人”、女奇人沈琼枝的形象,都是《儒林外史》奏出的从传统向现代迈步的前进音符。
(摘自2002年1月16日《光明日报》,作者:李自秋)

对文中概括的“马二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封建统治的魔法下,甘心情愿充当统治阶级的驯服奴才
B.读书是手段,做官是目的,把做学问与做官完全割裂开来
C.无独立见解,只会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毫无知性主体精神
D.热衷于功名利禄,学受其害而不自知,视受征辟为最高的荣宠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