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唐贾嘉应对

唐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长孙无忌、徐世绩,于朝堂立语。徐戏之曰:“吾所倚者何树?”曰:“松树。”徐曰:“此槐也,何得言松?”嘉隐曰:“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邪?”长孙复问之:“吾所倚何树?”曰:“槐树。”长孙曰:“汝不复矫邪?”嘉隐曰:“何烦矫对,但取其鬼对木耳。”年十一二,贞观年被举,虽有俊辩,仪容丑陋。尝在朝堂取进止,朝堂官退朝并出,俱来就看。余人未语,英国公李绩,先云:“此小儿恰似獠面,何得聪明?”诸人未报,贾嘉隐即应声答之曰:“胡头尚为宰相,獠面何废聪明。”举朝人皆大笑。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吾所者何树(依靠)

B.汝不复邪(狡辩)

C.在朝堂取进止(曾经)

D.俱来看(前往)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朝堂立语厅事之东北角

B.有俊辩人有百手

C.取其鬼对木耳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神童召见为妙绝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唐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

(2)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邪?

小题4:结合文章材料,试分析贾嘉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B(3分)     

小题1:A   C(4分,各2分)

小题1:(1)唐代贾嘉隐七岁时,凭借神童的身份被召见。(2)公字配木字,怎么不是松字?

小题1:机智、幽默的人。(4分,结合材料2分,人物评价2分)

小题1:B中“矫”是更正。

小题1:A中二者都是“在”;C中二者都是“只”。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1)中“以”(2)中“以”“何”等词语要重点理解。

小题1: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